十个片段,串成个人小传,探寻人生脉络 | 写在二字头最后一年

2023-02-07 更新 • 2022-02-24 发布
6439 字 • 17 分钟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很久以来,我都不知如何回答这些人生大问题。

直到最近在一门课1上接触了一个好玩的练习——用十个特定片段,撰写个人小传。梳理完感觉很开心:虽然我对那些大问题还没明确答案,但已模糊有了轮廓。更开心的是,终于有了一版人生故事——这也是挂在心头挺久但一直不知如何起笔的话题。现在虽显生涩,但好歹有了一个初稿,可以在此基础上迭代了 ^_^

恰逢踏入二字头最后一年的档口,正好是给自己的生日纪念,也借此感谢走进过我人生的每一位伙伴——

虽然这十个片段的记录有限,但梳理过程脑中回忆滚滚,深感幸运和感激:
过去二十九年每一位走进我人生的伙伴,谢谢你们,助我往前迈出一步又一步,成为自己越来越喜欢的样子 🤗

一、个人小传

从十个切片,来看人生故事2

  1. 高峰体验:生命故事中的巅峰时刻,或特别开心、快乐、激动人心的美妙时刻
  2. 低谷体验:生命故事中的最低点,一生中最糟糕的时候
  3. 转折点:对自己的理解发生了重大变化的时刻
  4. 连续性体验:体现人生反复出现的模式的事件
  5. 最早的记忆: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包括它发生的场景、人物、感受和想法
  6. 童年事件:童年印象深刻的记忆,积极或消极,重要或微不足道都可以
  7. 重要的青春期记忆:青少年时期醒目的记忆,积极的或消极的都可以
  8. 道德规范:违背自己或他人标准的事件
  9. 重要的决定:人生最重要的决定或选择
  10. 目标:目前对自己来说重要目标和为这个目标努力的一个事件

1 高峰体验

去年秋天,有次和师友吃饭,聊起我最近在产品上遇到的惊喜场景和我的解读——

有 2 位用户,表示感觉这款产品服务对他们来说的不可替代性越来越强,形成的节律和氛围,变成了生活中越来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开始担心,要是哪天我放弃了这个项目怎么办,甚至主动提出有没有可能以某种形式更稳定地参与进来,助这个项目更良性可持续运作下去。

天知道当时我有多欣喜幸福——

一方面,没想到身边有伙伴如此主动、大力支持,感觉自己真的很幸运和感动。

再是没想到现在除了我以外,竟有用户的「产品不可用时」失望程度也如此高,而且其中一位伙伴目前只参加了不到 2 个月,就有如此强烈的正反馈。能收获用户如此信任厚爱,这对作为产品策划开发者的我来说,真的是无上褒奖。这个探索路上的又一里程碑,叫人深感荣幸又鼓舞。何况我刚转型做产品一年,且这个项目从想法萌芽到那会儿只探索了 5 个月:D

更关键的是,他们的反馈,让我意识到自己离心中期待又近了一些—— 我希望此生能做出至少一款,用户喜爱且可持续发展的产品。

这还没完——这对我来说还是一个非常强烈的正向信号,让我看到自己期盼的愿景,正在慢慢萌芽:

我一直期待着,未来有一天,以终为始地思考行动杠杆点、定期复盘反思、调整下一步行动,这套模式会变成用户生活节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越来越多人,开始定期和亲友轻松又认真地检视交流彼此目标进展、风险和反思,讨论如何更好地支持彼此聚焦要事、输出价值,更省力地奔追寻人生愿景。

总之想到这些,想到身边有这样一群并肩前行、相互支持的伙伴,就感觉幸运又幸福,也更有动力继续探索。


结果听我开心分享完,他从已有用户数据和上面的场景,马上读出更强烈的正向信号——

小伙伴表示你可以走,项目要留下,这其实意味着用户更在意的是这套玩法和社区,而不是你这位发起人。
这对于这个项目可持续运作来说,真是再好不过,也凸显了这套玩法和社区对用户的吸引力。

反应过来这意味着什么的那一刻,真的特别开心,备受鼓舞——

一方面是意识到自己离心中期待——做出用户喜爱且可持续发展的产品,比自己以为的还要近一些;另一方面,意识到自己好幸运,身边有位师友,不仅擅长从零策划产品、善于识别诊断问题,还愿意分享视角交流思考,让我更全面地看待探索进展。能有这样的师友陪伴和支持,真是幸运又幸福。

对这个事件印象深刻,是因为这让我感受到,自己在往正确的方向行进,而且不是我一个人,而是一群师友。有他们相伴同行,我对接下来的探索,更有勇气,也更有信心去迎接复杂挑战、突破自我。

2 低谷体验

我和你爸离婚了,上午刚签完离婚协议。

那是10年前,我18岁,上大学刚落地北京的燥热下午,和新同学逛超市买东西布置宿舍。无意中打开手机,看见我妈发来这条信息。

瞬间周围的嘈杂仿佛被按下静音键……我在做梦?她是不是跟我开玩笑? 确认这是真的、没有玩笑那刻,我大脑一片空白,随后心慌无措、伤心自责随着眼泪涌了出来。

彼时我只身一人,刚从南方小城来到离家几千里的北方城市求学,初到异乡,人生地不熟,加上踏入人生新阶段,有很多不适应,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也有很多新奇的体验想和他们分享。中午还想着晚上电话要和他们聊什么,结果忽然发现,自以为稳固坚实的大后方,突然,坍,塌,了。。。想和他们打电话,但又不知道说什么,有很多想问的,却不知从哪里问起。周围全是陌生的东西,我当下所处的物理环境是陌生的,想连线家里寻找熟悉的感觉,结果忽然发现,那边的情况也是陌生的。

仿佛忽然断了线的风筝,彷徨无依在天空,无家可归,不知自己属于哪里,不知何去何从……


与此同时,还很惭愧,觉得自己很不应该——在此之前,作为女儿,竟然没有觉察他们的关系已走到要离婚的程度。

高中三年,我在省会城市上学,一般每学期回家一次,也就是寒暑假的时候。在家时完全没发觉他们的异样,没觉察到他们可能会离婚,包括刚刚过去的暑假,饭桌上和之前一样,一家三口有说有笑。

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他们为我顺利高考,付出了多少?接下来我还能做什么?

想到这些,我更惭愧自责了——

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我积极张罗组织初高中同学出去玩,开心晃荡了一假期,却没带爸妈出去玩。

从小到大,我组织过无数活动,还从没为爸妈张罗过一次游玩。总想着未来还有机会,不着急。而忽然间,我此生,就再也没有机会,组织亲生爸妈一家三口一起愉快出游了……

一想到这个,就难过不已。

3 转折点

黄姗,你希望你的墓志铭是什么?

上一段职业生涯入职两个月左右,也就是我26岁的时候,发现对手头项目很难有充足动力,还是希望做自己就是目标用户的产品服务。于是寻求内部其他可能性,但当时我又说不出来内部有哪些机会可能适合自己,便约了 CEO 沟通。

结果讨论伊始,他就抛出这个灵魂之问。我愣了挺久,之前从没想过这个问题,几分钟过去,大脑依然空白,怎么也抓不出一个关键词。他见我迟迟没响应,尝试抛出一些线索,把对话往前推一推:

比如「她是一名出色的企业家」?「教育家」?

我下意识地摇头,然后忽然意识到,自己只知道那些好像都不是我,但我想成为怎样的角色,我想要的究竟是什么,还不清楚。


虽然那轮对话没有明确结果,但在我心里种下一颗种子,令我开始不时思考,自己期待的人生终局是怎样的,希望这一生如何度过。

也从那时起,我从只关注养成跨越大时间周期的好习惯,开始同时关注思考探索自己的人生大目标。在做选择的时候也更易坚定——有大目标,自然容易分辨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

4 连续性体验

想聊什么话题,或想做什么探索,就发起一场活动吧!城市无论大小亲疏,肯定愿意尝试、一起玩耍的伙伴,找到合适的切入点通过恰当的方式吸引目标人群注意就好。

这是七八年前我在不同城市发起碰头活动3后,形成的玩耍风格。进一步说,不是看身边人想做什么、如果身边没人愿意一起我就不做了,而是把想探索的问题、想进行的尝试及背后的原因、需要的支持讲出来,运用互联网,聚集志同道合乐意提供支持的伙伴,一起探索尝试。

不过过去几年忙于工作,我很少再发起这类活动,一度忘了自己有这样的模式。但现在回顾人生长路,才发觉过去一年的人生探索,其实是多年前埋下的种子——

近一年来,每月底我都会根据当月进展梳理下一步要探索解决的问题,迭代下月想尝试的玩法和需求,征集乐意提供支持的伙伴。每个月都有伙伴乐意来尝试,相互支持同行一程。


印象最深的是去年 11 月,我开始进行产品商业化探索,目标用户定位更聚焦了,这款产品服务要解决的问题、提供的价值也更明确,定价也从 0 元调整为近千元一个月4。当时报名帖发出得较晚,报名表要填写的内容也挺多(需要填写 2h 左右),为了不打乱后续节奏,只留了不到 3 天的报名时间。

虽然尽己所能做了很多前期准备,包括前期密集访谈目标用户聚焦需求、探索产品价值主张等,但还有挺多没想清楚的地方,且这是第一次尝试收费项目,还是挺忐忑的。

截止报名那天,看到不仅有伙伴乐意来一起尝试,而且报名人数超我内测上限的 1/3 ,好些是我没预料到会来报名的伙伴,欣喜又感激,越发体会和相信那句话:当你真心想做一件事,全世界都会来帮你。也更有勇气和信心,去追寻心底愿景,去尝试更难的挑战,去探索解决那些更复杂的问题

5 最早的记忆

你女儿的水平不必上大班了,你得空去小学那边看看他们学前班什么时候报名,直接上学前班吧。

大概是在四五岁的时候,有一天放学,幼儿园的中班老师忽然跟我爸这么说。

那是我第一次发觉,自己好像跟同龄人不太一样,学东西比同龄人快一些。然后便在忐忑和期待中,开启了我跳出原有圈子的第一次尝试。

6 童年事件

这很有居里夫人的风范。

小学三四年级时,有次班级大扫除结束开始自由活动,我想起有本书很好看就开始在座位上看起来。

后来自由活动尾声,班主任进来,看到整个教室吵闹非凡,有个小姑娘却在中间的位置上,专注看书,仿佛在另一个世界,完全没受干扰,和身边的吵闹形成鲜明的对比。然后她喊大家安静,招呼大家回到座位。

我这才从书中抽离,发觉周围好吵,同时听到了开头那句她对我的观察称赞。

这是我第二次明显觉察到,自己有一些跟别人不太一样的特质,而且很宝贵——容易专注沉浸下来,好奇探索,自得其乐。之前虽然一直名列前茅,同时活跃于学校里各种文体活动并担任少先队大队长,但身边类似的同学也有,其实尚未感到自己有多少特别之处。

从此也叮嘱自己,要好好呵护这个特质,保持它,发扬它。

7 重要的青春期事件

大概15岁前后,中考结束,我想上比本地高中更好的学校,听说省里数一数二的高中有自主招生考试,便在网上查了信息,组织了几个同学,一起去省府南宁参加考试。

那貌似是我第一次去南宁,我妈送我去车站坐班车时还有点不放心。我说我会小心的,我已查好路线,而且有同学去过南宁。

那是 2008 年,我还没有手机,全靠在电脑上查好公交路线和口头问路,到陌生城市参加考试。说自己不忐忑是假的,但想到身边有伙伴相互照应,便没那么担心了。而且更好的学校、更丰富精彩的生活吸引着我,忐忑很快被好奇和期待推开,大胆上路。

就这样,我再次跳出原本圈子,接触到更优质的资源环境,也更有信心为了心中愿景,努力争取,招呼一群有同样想法的伙伴,一起往前走

8 道德规范

黄姗,你状态还好吗?

那会儿我 26 岁,在工作上遇到一些挫折,约 CEO 讨论下一步解法。 他刚进会议室,就问了我上面这个问题。

听到这句话,我眼泪哗的一下涌出来,根本绷不住。
一方面是最近遇到的挫折的确让我困扰,也有些委屈,另一方面是从来没想过他一上来会先关心我的状态,这是我之前职业生涯很少遇到的,感觉感动又温暖。
而当下在办公室里,在自己特别欣赏钦佩的伙伴面前,竟然控制不住哭出来,表现得这么不职业,好丢脸,意识到这点,让我着急又担心,更哭得止不住了。

看我眼泪哗哗往外涌,他从容递来纸巾,然后,并没有说「不哭不哭」——这是我看到别人哭时的下意识反应,也是之前别人看到我哭时的常见反应。

他的反应很出乎我意料:

没事,你先哭一会儿,先把这些情绪都释放出来。在我面前你放心哭吧,我擅长处理情绪,不用担心,我们先把情绪释放出来,再处理事情。

这让我忽然有种被接纳的感觉,很有安全感。


在职场里哭,我之前一直觉得这非常不应该,是非常不职业(unprofessional)的表现。

从那以后,我对自己宽容许多,不再因此苛责自己。而是把它当成一个信号,去识别可能出现了哪些我不擅长处理的情况——情绪更多是一种信号,出现消极情绪通常意味着出现了一些我们不擅长处理的情况。觉察,识别,命名,接纳,去好好复盘调整就好。

对自己更宽容,对别人也随之更宽容。
随着练习增多,我也更清楚怎么去处理这些棘手场景。在带团队上,也越来越得心应手,易带出能一起穿越山谷的团队。

9 重要的决定

2020 年底,也就是快 28 岁的时候,我进入迷茫期,在原本很有感召力的人生方向上,意识到原本设想的实现路径不太靠谱,可一时半会儿又没想到新解法。心里茫然,不时冒出疑问:我在哪里?为什么在这里?怎么去到我想去的地方?如果不知道,为什么不先去探索一下?……

尝试调整两个多月,发现内耗依然难以缓解,很难回到当初很有使命感的最佳工作状态,觉得很对不起团队的器重和如此优厚的待遇。正好那会儿手头项目步入正轨,即使我离开也影响不大。

考虑再三,最终决定先暂停一段时间,去探索自己到底接下来要去哪里、怎么去。即使万分不舍,但继续这样下去愈发感到对不起团队的知遇之恩,愧疚自责进入恶性循环,更难恢复最佳状态。不如先暂停一阵,说不定能在更高处再相逢。

当时疫情远程办公,和 CEO 是通话告别的。现场我又哭得稀里哗啦,一想到要和他们分别就感觉很难过,仿佛原本长在一起的什么东西,被硬生生分开。

他说他也是,一想到要失去我,就很难过。

挂断前他的话让我印象深刻又踏实安定,心中充满力量:

黄姗,我相信我们会一直陪伴下去的。


现在经过一年探索,我不但人生方向和路径愈发清晰,又渐入佳境步入下一个发展高峰,还发觉现在摸索出来的业务方向和模式,和公司愿景有不少可能相互支持的地方。也等着未来产品服务越来越成型后,去看看怎么更好地支持彼此实现愿景:D

10 目标

大约四五年前进行「心流(flow)」的主题阅读时,我对「幸福」有了更多理解,并体会到幸福的顶级状态、乐在其中,对希望推动的大方向逐步明朗:助更多人更易持久幸福,把这些美妙体验传递出去。一两年后,想法更聚焦了一些:希望在这个方向上,此生能做出 1~3 款用户喜爱且可持续发展的产品。

具体怎么做,从哪里切入?经过近大半年的探索,思考逐渐清晰:

goal_strategy6.png

结合「想做-可做-能做」三者交集,目前打算从服务「想省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方向和人生发展之路的伙伴」开始,助有这样需求的伙伴,在复杂多变的时代,定期认真思索人生关键问题(比如想成为怎样的人、想过怎样的生活、看重什么、可以放弃什么,接下来不同阶段的侧重点和搞定的标志等),用系统思考、精益创业、目标管理等领域的精髓,全局分析思索接下来的杠杆点、持续迭代行动规划,聚焦要事减少浪费、增强心灵秩序感,更省力地追寻人生愿景。

也借这个过程,促进自己更快了解和运用商业社会运作的规律、提升构建可持续增长的业务的能力,为想服务的用户创造更大价值。

为此而做的一大努力,是从去年进行人生探索之初,便持续记录分享每个月的目标、为什么定这个目标、相关行动规划和简要复盘5,一来促进目标达成——既让自己日常稳步推进、及时调整,也便于进行更大时间尺度的复盘反思时,有迹可循,扎实反思;还易吸引志同道合的伙伴,加速目标达成。二来也方便想探索适合自己的转型或人生发展之路的伙伴,多个观察样本,少走弯路。


印象最深的,是有天早上忽然收到远在大洋彼岸的师友发来消息:

正看你的这个“探索记录6”,非常棒的实践!你这样其实就是把“Life Discovery 人生探索” 这个东西从文学词汇变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测量、可迭代的行动方法。

嗯?原来我顺手做的事情,有这么大的价值和意义?

这个肯定鼓励,令我倍感鼓舞,继续记录分享探索历程、梳理相关工具方法的动力一下又涨不少。也深感幸福&感激——不时有师友助我觉察所做事情的更大价值和意义,助我更有动力和勇气往前走,探索适合自己的人生发展之路🥰

感激之余,也更希望未来自己也能给身边师友甚至更多人带去这样的影响,把这些美妙体验传递下去🤗




如果你想了解我,那你一定要了解我的故事,因为我的故事定义了“我是谁”。而如果我想理解自己,如果我想洞察自己生命的意义,那么和你一样,我也需要理解自己的故事。
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我都在默默地,甚至无意识地撰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我必须看清它的所有细节。随着生活继续,我不断地修改着个人传奇。

初看麦克亚当斯教授在《我们赖以生存的故事》这段前言,我似懂非懂。写完小传再看,心有戚戚。

我是谁?
我从哪来?
我要去何方?

如何讲述过去的故事,决定我们的未来
很开心在人生二字头最后一年伊始,有这样的机会回顾走过的路、遇到的人,对自己的理解又深一些:D
也愈发幸福感激——
谢谢你,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走进我人生,助我思索灵魂之问,带着爱和勇气 继续上路 ^_^


如果你也想更清楚地回答那些灵魂之问,这十个片段,值得一捋。


最后,愿你我
不管身处高峰低谷
都能 且歌且行
活出自己喜欢的人生故事 🤗

二、后记

现在再看一年前写的这篇小传,感觉更清晰了自己这一年来的发展脉络和成长进步,以及接下来要去何方、怎么去。心中不由得涌起更多 坚定和勇气。

也更体会到麦克亚当斯教授的洞见:

如何讲述过去的故事,决定我们的未来。

人生即将步入第4个十年,必定又有不少新挑战。争取继续且歌且行,活出自己喜欢的人生故事:D

2023-02-07

Footnotes

  1. 这门课是开智的「行为分析课」,如果你想让自己或你爱的人有更好的人生,值得一上: https://mp.weixin.qq.com/s/amur3Y12nucj2eiuDacqJg

  2. 这个练习包括 2 部分:记录这些片段、根据课程导师阳志平先生提出的「人性系统论」做分析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本文只是前者,并非练习全部

  3. 这些关于玩耍的信念七八年前是如何形成的?见改变我玩耍习惯的 10 场活动

  4. 这次产品商业化尝试的招募帖见 想让职业转型的「试错节奏」快起来?「士别三日行动营」了解一下

  5. 我的人生探索记录见探索记录追踪表@黄姗 Sunny - 飞书云文档

  6. 探索记录见上一条脚注的地址

CHANGELOG

  • 230207 增补后记 0.5h
  • 220307~10 陆续迭代,替换目标的故事 10h
  • 220224 借完成个人小传这份作业,快速起草初稿 4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