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实践 | 线上课程如何给用户良好的同侪环境?

2018-04-20 发布
2046 字 • 6 分钟

~ 持续积累利用同侪环境促进学习效果的优秀实践。

若想令用户线上学习效果良好,除了提供富有感染力的老师、优质的内容,良好的同侪环境也不能忽视:不仅激发学习动机,还能给用户提供更多优质信息。而信息,如加拿大哲学家 Marshall McLuhan 几十年前所言,已成信息时代生存之源:

We have become like the most primitive Palaeolithic man, once more global wanderers, but information gatherers rather than food gatherers. From now on the source of food, wealth and life itself will be information.

那如何提供良好的同侪环境?这里持续记录观察到的优秀实践:

设置准入门槛,筛选旗鼓相当的同侪

英国教育家 John Henry Newman 曾说:

先生们,如果让我必须在那种由老师管着、选够学分就能毕业的大学和那种没有教授、考试,让年轻人在一起共同生活、互相学习三四年的大学中选择一种,我将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为什么呢?我是这样想的:当许多聪明、求知欲强、富有同情心而又目光敏锐的年轻人聚到一起,即使没有人教,他们也能互相学习。他们互相交流,了解到新的思想和看法,看到新鲜事物,并且掌握独到的行为判断力。

优秀同侪作用之大可见一斑。若想实现,准入筛选必不可少。

不过在线教育机构和传统教育办学目的不同,资源弹性也更大,不必类似欧美高校搞选拔性质的筛选,及格性质即可

比如开智学堂的 Python 基础班,成功提交指定任务成果即可入学。如此,入学者通常已了解基础编程概念、会使用课程交流工具 GitHub ,并初步体验了这门课程提倡的学习模式——遇到问题先自己搜索、排查,解决不了及时正确求助。

infopythonstartuptask.png

线上小班教学若能匹配合适同侪,效果加倍。找到水平相仿的同伴,不仅老师上课更有效率,课堂讨论气氛也更热烈。

比如楼夷女儿朵拉参加的英语培训机构,先测试再分班,效果喜人

朵拉的英语水平能够有效提高,她的在线英语课同伴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朵拉的英语课有一个竞赛环节:大家抽签回答问题,最先回答完所有问题的人获胜。朵拉的同伴是个比她大三岁的男生,开始几乎次次都赢。第一次老师宣布同伴获胜的时候,朵拉脸色发青了,之后两个人玩故事接龙的时候她还和同伴吵了一架。我一开始很紧张,后来想反正吵架也是用英语,就算锻炼口语了。

此后她慢慢接受了失败,连输5次以后终于反败为胜。让我大吃一惊的是,她的同伴并没有因此而气恼,而是开心地说:「Dora is the winner!Dora is the winner!」

这样的同伴,教会她努力去赢,体面认输,在竞争与合作中发展出真正的自信。

交费就能上的课程,能否也有优质同侪环境

「得到」平台就在往这方向努力:

得到 App 主要提供 200 元以下的课程,图文+语音专栏形式,付费就能上。

以前每个得到专栏都有学习小组,小组里谁都可以发帖、评论,且缺乏维护,信噪比越来越低。

前段时间发布的新版本,得到做了个在线教育领域里的新尝试——关闭学习小组模块,上线「知识城邦」模块。这类似站内用户的微博,可以相互关注。进入「知识城邦」,你便可看到自己所关注用户的动态,比如他分享了什么内容、转发了什么内容,也可以评论、转发、点赞。

那筛选门槛如何实现?——所有用户默认关注「得到精选」,这个账号每天都会转发 10-30 条用户分享的优质内容,相当于变相筛选、营造优质同侪环境:

getitannouncementdelstudygroup.jpg

(图片来自“学习小组”功能下线,相约“知识城邦”,得到想干什么? - 简书

方法不错,不过技术和运营成本高,其它团队若想借鉴,门槛不低。

设置输出任务,呈现同侪成果

人们如何学习?在 Educational psychology 领域 h-index 以 136 位列第一的 Richard E Mayer 教授归纳了 20 世纪至今三种主流隐喻:

infolearningmetaphors.png

(截图来自Developing Multimedia for Learning - CIDDE_SIDI_2013

为了使用户进入「Knowledge construction」这层隐喻的学习体验,大多课程都会给出练习任务,供用户 construct knowledge ,促进用户发生 unknown unknown -> known unknown -> known known 的实质转变。

但光给练习任务实在浪费,令大伙儿能交流彼此的输出成果更是关键——一来利用大脑强大的模式识别能力,批量翻阅快速了解差异,取长补短;二来利于自评与优秀成果的差距,激励自己继续努力。

那怎样的机制更利于用户集中查看?

  1. 一键筛选优秀成果

    比如自建作业提交平台的三节课,可以选择「只看优秀作业」:

    sampleviewbestpractice3jk.gif

    借 GitHub 做作业提交平台的开智学堂,使用 GitHub Issues 的 filter ,即可筛选出被标为 awesome 的内容,批量查看:

    sampleviewbestpracticegithub_1.gif

  2. 依据点赞降序排列:得到图文、微信公众号底下评论显示依据大抵如此,效果截图略。

当然,练习任务设置也有优劣,怎样设置练习任务更易达到教学目标?见 怎样设置练习任务更易达到教学目标.

呈现同侪动态

这门课程之外,他在干嘛?平常在关注什么,在输入什么、输出什么?

优秀同侪的这些动态常能带来意外启发。那课程提供方可以如何呈现这些动态?

  1. 自建可关注对方动态的平台,如得到,详见上文。

  2. 利用现有平台,如 GitHub dashboard,可查看所在 org 下自己有访问权限的所有仓库及其子库的动态,包括 commit/comment/new issue 等,见 About your organization dashboard - User Documentation。开智学堂的课程便是借助这个特性,低成本地令用户了解同侪动态。用户还可直接关注同侪 GitHub 账号,了解对方更多动态。

    具体做法:每期课程在 organization 下新建一个 GitHub 仓库,作为用户交流及提交作业的平台。用户 fork 这个课程主库,按里头的模板积累个人成果到子库中,提交成果链接到主库对应 Issue 。至此,便可像常规开发操作一样基于主题或对方具体成果交流互动。比如:

    sampledashboard.png

    (截图来自 @小星 )

    这种方式,开发成本不高,但只适合注重字符输出的课程,以及得有能玩转 GitHub 的运营团队。

--

写到这里,忽然明白,为何提供优质同侪环境的线上课程平台少之又少,国外线上教学产品更是鲜见优质同侪氛围——要想做好,对团队技术和运营的能力要求都挺高……

CHANGELOG

  • 180816 闪闪增补案例发布
  • 180805 闪闪整理成文、补充案例
  • 180420 闪闪梳理思路、整理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