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Q

2021-08-24 更新 •
4093 字 • 11 分钟

标签: #协作 #自我教育 #社区

以下 QA 内容较多,建议从左侧目录栏按需取用:)

设计意图&演进规划

Q1. 这套玩法为什么这么设计?背后的考虑是?

上面提到,我希望这个社区可持续运作。想实现这个目标,在我看来,玩法需要满足以下特点:

  • 对于发起人的运营负担不能太重,要不很难长期持续进行
  • 对于主持人(facilitator)的门槛不能高,且讨论质量不依赖主持人,要不轮值制难以持续
  • 对于参与者来说,他们的需求也能被持续满足,这样他们才会愿意持续参与

综上,这个社区最好是朝自组织的方向发展——

  • 规则符合自组织原则
  • 运作规则能让那些主动的人如鱼得水、如虎添翼,从而留下的都是适合自组织的伙伴

结合我所知的自组织最佳实践,实验一段时间后,例会流程上,逐步形成了这版以解决议题提出者的需求为核心、按需发起的交流机制。


至于碰头频率(单个小组每周 2 次定期碰头),则是实验尝试下来,发现对在职伙伴比较舒服,又利于及时发现风险的。

Q2. 为什么叫「输出实验室」,而不是「蓬勃人生实验室」?

虽然幸福的最高境界——「蓬勃人生(flourishing life)」是终极追求,但考虑到以下几点,还是把名字定为「输出实验室」:

  1. 「蓬勃人生」这个概念不如「输出」易理解,很多人还不知道蓬勃人生是什么。

  2. 要达成蓬勃人生,需要做和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做产品最好找一个小切入点。比如暂停实验室其实也是希望助用户迈向蓬勃人生,而他们的优势是心理学,所以从心理学的角度切入,助用户学会更高效地休息、暂停。

  3. 过去几个月(2021-08-23)陪伴 30+ 伙伴前行的过程,我发现在通往蓬勃人生路上,有很多共性现象,在输出实验室各期/各组里重复出现。最常见的是:

    发现自己目标没达成时,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去找提升执行力,或找时间管理、精力管理或对抗拖延、分心的方法,或强逼着自己加班加点达成所定目标。结果常是困扰很久也没有实质改善…很少有人去反思,是不是一开始目标就没定好。

    但其实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这个过程很类似企业,如果一开始战略方向选错,那做再多努力也易徒劳。

    而过去几年我恰在目标管理、战略管理上有些积累。所以选的切入点,或者说想为用户提供的价值是:助力有需要的伙伴,更好地诊断识别关键问题、聚焦要事、输出价值,更快更稳地实现目标、奔向蓬勃人生。

  4. 蓬勃人生,离不开为社会做出有意义(meaning)的贡献和成就(achievement),这个过程必然涉及大量和外界的互动。而人和外界的互动,其实可以抽象为 “输入-处理-输出”(见下图) 。在这几个环节中,关注“输出”、以输出带动输入,是一种更高效的学习成长、实现目标、取得成就的方式。

ipo_process.png

^上图来自笑来写作训练营

综上,命名为「输出实验室」,而不是「蓬勃人生实验室」。

Q3. 感觉报名前的认知负荷有些大,这是有意为之吗?

你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权衡后的妥协。

因为输出实验室目前还处于非常早期,关键是找到同频且靠谱的种子用户(early adopter),一起解除这套玩法「可持续」和「可扩展」的关键风险,远没到「大规模扩量」的阶段。且当前供需关系上,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而我精力有限,所以只能接受有损,先抓主要矛盾。未来时机合适了,再去处理关于降低认知负荷的问题。

当然,如果你现在已有具体改进方案建议,欢迎随时告诉我哇。


另外,如果你想降低自己报名前的认知负荷,可主动把认知负荷分散一下。比如:

  1. 分散到几天甚至几周,来了解和评估如果要实现你的人生大目标,是否需要这里的资源
  2. 如果需要,就持续关注最新动态

因为我其实为规避「认知负荷大导致没有伙伴报名」这个风险,做了预案:

高频小沟通、增量同步,而非最终才分享一个大的结果。

一般一有新进展,我就会同步到公开界面,比如输出实验室的公开交流区,或我的朋友圈,以便有需要的伙伴及时了解,降低报名时的认知负荷。

而且从这回(M7 期)报名的反馈来看,这个预案已起作用 😄 。比如:

fb_fo_feedback.png

Q4. 小组例会碰头欢迎哪些需求?

原则上,只要你的议题/需求没有伤害他人,都可以抛出讨论。但不同资源的特点不一,不同需求所需的资源特点也不一,总会有些需求,用这类资源来处理更划算。

那这个小组例行碰头的时段,解决哪些需求更划算?以下是我的思考,供参考:

思考怎么用好某项资源,一般先看这个资源有什么特点。那这个小组定期碰头时段,有什么特点?

  • 小组成员背景各异
  • 大伙儿平常都有自己手头的工作
  • 现场碰头时间短暂(30 分钟左右)且难得

由此可得,适合这个小组碰头解决的,一般是这种需求

那些即使参与者背景各异、没提前做准备、碰头时间短也易创造高价值的需求,且最好是只有「碰头即时交流」才好处理的需求。

目前想到几种典型情况:

  1. 对近期情况做了复盘反思,想请其他伙伴快速帮看看有无视角补充或提醒,以便加速自己进步。

  2. 梳理了接下来的目标/行动规划,想快速获得关于投入产出比更高的发力点、风险预案或资源建议等方面的输入,以便加速自己实现长期目标。

  3. 最近有一些想输出的内容,但又拿捏不好读者需求和兴趣,或没有捋清楚思路,或还没来得及写下;希望能有几分钟简单分享想法,借助交流补充视角、梳理思路、打开盲区,让自己更了解用户视角、获得更多灵感,也激发更多表达欲望

  4. 学习到一些有意思的概念、方法论,来现场几分钟简短分享一下,看看大伙儿有什么疑问,利用现场交流查漏补缺,也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5. 遇到让自己低落的事情,又没有合适的人倾诉交流,希望有个地方倾诉和梳理思路,了解应对这类情况的不同心态、视角、方式。

相较之下,下述这些需求,则不那么适合用例行碰头时间来处理
A. 对现场解答/反馈深度有较高期待的需求
B. 询问征集一些灵感、资源推荐

原因如下:

  • A 类问题

    • 如果对现场解答/反馈深度有较高期待,通常需要参会人做会前准备,但其他伙伴很可能并无时间,让这个期待落空。
    • 如有这类需求,建议发起专题讨论,邀请你觉得最能帮到你的伙伴参加。或直接找专业人士交流。
    • 或者不求一次得出完美解法——调低期待、缩小需求,想想现场只要有怎样的输入,就够你前进一点,不再卡在原地。然后把这个需求抛出。
  • B 类问题:

    • 如果小组里没有对应方面擅长的伙伴,建议到专业社区里去问,或者发朋友圈,大概率会收到更多高质量回应哦。
    • 或者文字随时发到群里。这样既推动了自己的需求,也可以把更多时间留给需要线上碰头才好处理的议题/需求。

Q5. 不需要付费吗,以及社区未来的发展有什么规划?

关于收费,目前暂无打算;但未来发现如果增加一些付费玩法,更利于实现这个社区的使命,会考虑的。总之,怎么更利于实现社区使命怎么来。如果你有这方面的想法建议,欢迎随时抛出交流。

关于社区未来的规划,目前我还没有想得很清楚,只是有些隐约轮廓:

  1. 对我自己来说,如果不出意外,会把小组长期运作下去,并期待能慢慢形成一个稳定交流、相互陪伴前行的小圈子。毕竟接下来的路不确定性很高,我还是挺需要和期待陪伴支持的。

  2. 扩规模的话,可能会以类似 TEDx 这样「开放品牌」的模式,授权和帮助有需要的伙伴,发起自己的小组。当然,这需要先把我在的小组运转好、把品控体系搭起来,且也看机缘。如果你有兴趣,欢迎多担任轮值主持人,一起玩转、优化这套机制:D

  3. 社区伙伴之间,自主勾搭组队做项目,一起做成一些事情。这个目前已经有苗头了:P

话又说回来,如果现在你希望鼓励或感谢我的探索分享,欢迎和我增加连接、让我获得更多反馈,比如多请我吃饭、运动,或者从我分享的链接去选购你喜欢的产品服务哈哈。

Q6. 对于群内日常交流,有什么期待吗?

好问题。目前没有预期,全靠涌现。即使日常没有交流也无妨,只要碰头时大伙儿觉得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就好

因为按我对社区(community)的理解,一个社区能否存续的关键,在于成员是否持续参加社区的最小必要活动。那对于这个「输出实验室」来说,最小必要活动是定期线上碰头。早期我只关注这个。

至于这个社区早期的北极星指标,我目前倾向定为轮值主持人的主持意愿。因为跨过冷启动阶段,现在有了种子用户,玩法也日渐明朗,继续往前走的下一个最大风险,在于轮值主持人这个玩法能否跑通,这是可持续运转的关键。

而轮值主持人的主持意愿,在我看来是评估能否跑通最合适的指标。因为这既能衡量当下的主持效果正反馈如何,也就是会议成效如何,又能评估未来持续轮值和扩规模风险。具体评估方式,以主观感受为主,辅以量表评估。

当然,这只是我的视角,不一定全面。同样地,如果你有任何疑议反馈,都欢迎随时和我交流,感激不尽:D

玩法澄清

Q1. 对玩法有疑议,怎么办?

这里和开源社区一样,提倡「共创共建」及「谁主张 谁执行」,所以,欢迎随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只要有助于实现「输出实验室」的使命,且其他伙伴不反对,你就可以尽快推动实验尝试。

效果好的话咱们就扩散到其他小组,并更新规则。

Q2.「会上是来处理需求的」,这个「需求」到底指啥?

你为了达成目标,期待谁如何响应/配合/支持自己?

你的期待就是对相关伙伴的需求。上面提到的各类情况都是。

Q3. 有点担心讨论的时候会跑题或闲聊,你有这样的担心吗?

从当前的规则和三个月多月的实践看,暂时没有——

议题讨论环节的核心是满足提议人的需求,如果提议人说自己的需要已经得到满足,那就意味着这个议题结束,主持人会切换到下一个议题。

如果其他参会人还想继续讨论,或者想到了别的引申话题,那随时可以提出自己的需求、标注优先级,更新议题清单。主持人会根据最新的议题清单,按优先级从高往低处理。

Q4. 你期待会上是一对多,还是多对多的交流?

毕竟大伙儿多从你朋友圈报名来的,对你比较熟悉,也不知道别人擅长什么,多对多的交流效率可能不高。

A:目前我对具体是一对多还是多对多没有预期,只期待是以高效满足提议人需求的方式运行

比如,如果你知道某些伙伴擅长解决某类问题,其实主要是想和他们交流,那你可以提出我期待 XX 分享一下他们的想法。如果你觉得你已经得到你想要的,那就可以结束议题,告诉主持人“我的需求满足了”,以便现场快速进入下一位伙伴的需求处理。

有同学担心这样会不会让其他同学感觉不被重视,这个心情我能理解。但我们现在会议的目的,是处理提议人的需求,且每个人需求的第一责任人是自己——如果他觉得不被重视或对于这个议题也有话说,那是他可以提自己的需求并标注优先级,主持人会按优先级来处理的。这样也避免了一个话题发散开来,最后都不知道在讨论什么、处理谁的需求、讨论到什么时候算结束。

而且你的需求一旦得到满足就进入下一个议题,也能让现场有更多时间处理其他同学的需求,对整体来说其实是好事。

当然,如果你其实就主要是希望得到某位同学的支持,其实更好的方式,是直接私下找对方,不必等到会上,也让会上的时间能处理涉及更多伙伴的需求。

Q5. 是不是设定议题提交时间截止更合适?促进会前准备。

多谢建议,不过为了能让我们更往自组织方向走,暂不打算增加这个规则。

原因有二:

一是解决自己需求的第一责任人,是自己。如果期待自己的需求得到更好的解决,那就主动推进。比如提早发出议题和背景资料、推动相关伙伴提前做准备等。如果自己不主动,让现场交流质量不高、自己的需求没得到满意解法,那这个后果是自己来承担。

再是自组织鼓励敏捷、开放迎接变化。如果现场不允许添加新议题,会和这点相悖。

CHANGELOG

  • 210824 完善命名考虑
  • 210823 添加「输出实验室」名字来由
  • 210728 更新适合处理的需求
  • 210629 把为什么发起移到实验室介绍里
  • 210626 迭代完善为什么发起等内容
  • 210625 根据反馈,增补关于为什么报名前的认知负荷有些大
  • 210624 调整 FAQ 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