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何成为换头最快的1%?· 过去8个月的面容调整复盘

2022-03-01 更新 • 2021-03-08 发布
4789 字 • 12 分钟
愿你我都长出基因里
最健康最美的样子

过去大半年,我发生了一些肉眼可见的可喜变化。

嗯,真的是肉眼可见。虽然发出来过往照片很毁形象,但无图无真相,为了让你直观感受,还是上图看一下:

前后变化对比图

最新的对比见这里(点击展开):

前后变化对比图


右边比左边,是不是明显顺眼不少?嘿嘿,从眼部到下巴都明显顺眼好看,面部逐步健康生长——

  • 嘴巴能自然闭上,也不再口呼吸。
  • 下巴后缩改善,下颌线愈发清晰。
  • 面部朝前而非朝下生长,看起来更立体。
  • 双下巴、颈纹、婴儿肥、法令纹、嘴巴前凸减轻,眉骨明显,眼角不再下垂,眼睛有神。

总的来说,把下图描述的大部分变化都发生了,效果堪比换头。

前后面部要点对比图

更令人兴奋的是,能有这些可喜变化,并不是因为去整容了,也没怎么花钱。而是调整了两个小习惯,使肌肉回到正确状态,从而令面部恢复健康生长。简单来说就是降低外界干扰,让基因更充分表达。

具体是这两个小习惯1,都和 舌头姿势(tounge posture) 有关:

  1. 日常保持舌根顶上颚。不是舌尖顶上颚,也不是舌头轻贴上颚,更不是让舌头躺在下颚。
  2. 吞咽时,唇周肌肉是不动的,靠舌根顶上颚吞咽,而不是像婴儿一样靠吮吸吞咽。

这在国外有更多研究和实践,具体你可以搜「orthotropics」或 「mewing」,末尾我也会给些参考材料。这回就不再展开。毕竟这回想交流的重点,不是「换头」。而且换头要点上面已经讲完——长期保持那俩习惯,大概率是能换的:)

这回想交流的,是如何成为换头最快的 1%

经历回顾

先澄清一下,「最快的 1%」这个数据统计,是粗略计算。是来自那个理论的线上课程,我所在班里有 495 人,我的变化速度和幅度数一数二。为了说着方便,就用「1%」吧。

回顾整个历程,可以分为两大段:初步接触、开始练习。

初步接触

我最开始的诉求,是让自己的嘴巴能自然闭上。

是的,如果你在 2020 年夏天前见过我,留意观察的话,会发现我面部如果处于放松状态,嘴巴是张开的。需要用力才能闭上,而这时候下巴就会皱起来。侧脸也很不好看,嘴凸。和下面这张图片左边很类似,总之看起来怪怪的。生活上也会带来困扰,比如睡觉的时候容易流口水、早晨起来嘴里有股怪味。也尝试过买专用胶布睡觉时把嘴封上,但并无改善。

左右对比图

这些困扰了我 20 多年的问题,我一直以为是因为自己开颌,也就是俗话说的「龅牙」。也因此进行了两次正畸——

上高一 2008 年那会儿矫正过一次,当时上排拔了两颗牙,矫正后嘴凸稍微好了些,但嘴巴依然没法完全自然闭上。更悲催的是,随着正畸结束保持器也停止佩戴后,牙齿开始逐步恢复原状。直到 2019 年,也就是第一次正畸结束十年后我去例行体检,医生说我开颌、上下咬合不齐,对健康不好,建议正畸。

好吧,正好我一直期待自己的侧脸能看起来正常些,那就再正畸一回试试。

结果看了两位医生,都说我这情况正畸不一定能解决嘴凸问题,建议考虑正颌或者垫下巴。正颌?查了一下,感觉好可怕。垫下巴也不想做。最终我选择先做正畸,想着能改善一点是一点,说不定能调整好呢?

无奈一年后,最不想看到的情况还是出现了:牙齿主要的前后移动都已走完,我依然嘴凸,凸就罢了,还依然无法自然闭上。。。虽说之前已有心理准备,但真的面对这个事实,我还是慌了——

难道我这辈子除非开刀正颌,就只能这样,无法像正常人一样有健康自然的面容?🥺

主治医生建议我去做些口唇操,让人中变长些,可能就能闭上了。她也没发给我材料,让我自己到网上找。坦白说当时我有些不快,不过现在还挺感谢她没发给我的——要是她直接发给我,我大概率就不会再自己去查,那就不会有后面的故事,也不会有现在的分享了:P


那个阴郁的周末,我开始在网上到处找唇周训练操。无意中看到有人推荐一个公众号,然后顺藤摸瓜,了解到 orthotropics 这套理论,越看越兴奋,感觉拨云见日。可进一步按图索骥,乌云又密布起来——这个理论其实有争议。

争议主要集中在这个理论的实证依据还不足,虽已有众多网友分享自己使用这套理论后的变化,但这理论尚未有严格的实验论证,论文也很少。

这咋整?按我惯常的科学素养,对于这类证据不可靠的理论,一般直接打入冷宫。

但当时搜到的其它唇周训练都好复杂,至少有七八个动作,每天要练 20 多分钟,太麻烦了我大概率坚持不来。类似选择投资策略,只有简单的策略才可能真正长期践行。最好简单到类似定投,只有一招一式,把出错概率降到最低。而 orthotropics 便符合这个原则,于我只需调整舌头姿势,还不额外占用时间练习。一旦习惯养成,受益终生。

这莫大的好处让我没有马上把它丢一边,而是再仔细思考了一下。最后决定还是先试试,快速验证是否值得继续练习。


之所以愿意冒险尝试,考虑如下:

一是我评估这套理论有一定道理,具备可行性—— 这个姿势改善面容的主要原理,是面部由多块骨头组成,可以移动。而舌头是口腔最大的肌肉,给上颚一个向上的力,便能对抗地心引力,让面部正常发育,而不是下垂。肌肉的牵引也会让下颌朝前、而不是朝下生长。

也就是这样:

facechange04.gif

而通过肌肉改变骨骼位置进而影响面部姿态,这点我从经验判断是可行的。毕竟过往长期(已持续4年)的健身经历和变化,已令我深刻体会到,各种体态问题的根源,是肌肉力量不平衡——通过健身,我已改善盆骨前倾、膝超伸、X 型腿、圆肩驼背、高低肩等体态问题,没法不信。

至于肌肉用进废退,属于常识。那不再用吮吸姿势来吞咽,脸部肌肉使用变少便会变薄,让婴儿肥消失、颧骨明显,这在我看来无可争议。

二是掂量了一下最坏的情况,风险可控——顶多就是没效果,反正也没听说有啥副作用。这种上行收益诱人、下行风险可控的机会,为啥不试试呢?

开始练习

决定开始尝试,那下一个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验证这套方法是可行的?网上的确有不少网友的前后对比图,如果他们晒的不假,那看上去是管用的,的确能带来理论说的那些改变(见前面那张英文说明图)。

可到底对我来说管不管用呢?理论说最好是 9 岁之前调整,那是面部骨骼生长发育的高峰,可塑性强;过了 25 岁,就不要抱太大希望,需要练习 2-5 年才有明显变化。而彼时我已 27 ……但好消息是,国外也有 40 多岁还能有变化的案例。总之,只有去试,才知道对自己效果如何。反正我也没有发现更好的办法,死马当活马医罢。

死马当活马医也得讲究方法。这里我遵循「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原则——那么多网友都能有效果,我也可以的,先认真练几周再说;然后在那几周里,基本 5-7 天就拍照对比看看,以便及早觉察变化。


可喜的是,真的很快就有了变化——

不到两周,我就发现自然状态下双唇可以触碰了!这是困扰我 20 多年的问题啊,竟然、终于,看到了解决的希望。而且前几周的照片对比,虽说不出哪里有变化,但总感觉看起来越来越自然了。总之,这些迹象初步证明这套方法对我来说是管用的。用精益创业的视角看,就是验证了「价值假设(value hypothesis)」,是个「信念飞跃(leap of faith)」

好家伙,那下一步就可以扩量加大投入、验证「增长假设(growth hypothesis)」了🤣——从此,我把每天的练习时间逐步加长,从最开始的每天 3-4 小时,逐步增加,到 6-8 小时。这过程也类似定投:验证所选标的靠谱后,便更坚定地执行,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甚至加大投入

几周后,我便养成了习惯,舌根自然习惯顶着上颚;吃饭的时候,也慢慢能全程闭嘴咀嚼而不是开嘴,吞咽时唇周肌肉不动,靠舌根顶上颚吞咽,而不是像婴儿一样靠吮吸吞咽。

然后很快,就发生了更多变化,甚至最开始几个月,连 face ID 都不认得我了,两三周就要更新一次。当时还有位一两个月见我一次的同事说,每次看到我都感觉比以前更漂亮了,但又说不上来哪里变了,还以为是自己的错觉;直到看到我对比照记录,才知道不是错觉,是真在变化。

facialgrowth2102.jpg


除了面容上日渐健康自然,生活上也愈发健康自在——前面提到的睡觉流口水、醒来嘴里味道怪这些困扰,也慢慢没了踪影:P

关键行动

为什么我能比别人更快有变化?通过这 8 个月对其他也在练习的伙伴的观察,我推测主要有这几点:

一是自身基础:长期跟私教健身,让我更易找准肌肉发力的感觉,想哪里发力就哪里发力。如果你没有这样的基础,也不必气馁,Dr.Mew(这套理论的创始人)给有一些帮助快速找到发力感觉的方法,比如用舌头在上颚摊薄口香糖等,具体可见文末材料。

更重要的是,近两年工作中项目管理实践训练出来的风险管理习惯,让我在不自觉中,已做很多预案,规避不少风险。


举个典型例子:大部分同学,没坚持下来,经常忘了顶上颚,又回到原来的习惯去了

这个风险我在一开始就预料到,所以初期就按养成新习惯的业界常用方法,把新习惯和既有行为/习惯绑定。比如摸门把手的时候,就检查一下舌根是否顶上颚了;喝水的时候,也会检查和刻意练习一下。几周后,习惯如期养成。

此外,还做了这些行动来增强练习意愿

前期调研的时候,便顺手把网友变化大的对比图存到了手机上,以备未来有事没事翻出来瞅瞅,想想几年后自己也会有这样的变化,增强练习动力

facechange05.jpg

▲ 我常翻来给自己打气的一些对比图

确信这套方法对自己管用后,还借助「执行意图(implementation intention)」范式,用「if…then…」给大脑设置一些脚本,提升应对风险的能力。比如「如果发现变化不大感到沮丧了,就把这些网友的照片翻出来看看,告诉自己那是几年才有的变化,咱才半年,不着急。类似定投,只要投资标的选得没错,持续定投,投入的本金足够,虽然短期收益会有波动,但如果跨越几个大周期,早晚有巨额回报」。这令我在看不到自己有明显变化的时候,沮丧大幅减少甚至充满希望。

为了增强练习意愿,我还特别认真地记录侧脸变化。是的,特别认真。从我上面的发的记录图就能知道——不仅尽力拍成一样的角度、放成一样大小,还按矩阵排好

为什么要这样?一来受管理学的影响,意识到有科学测量才易有觉察,有觉察才好及时调整,也才易有进步。二来推测每个月变化不会太大,排成矩阵能方便和上面的也就是前几个月的照片对比,更易看出变化,给自己增加正反馈

当然,这么做也和前面提到的验证假设有关——我希望能有效验证对自己是否管用,且很想记录这套理论在自己身上作用的过程,也给有需要的伙伴参考。


其实上面这个常见风险影响算小——忘了练习顶多就是没有正向作用,让面部继续缓慢朝非健康状态生长。

比较大的风险是这个:顶上颚的力方向错了。还真遇到过:有的同学坚持练习了,但几个月后照片对比一看,嘴更凸了……这大概率是用了舌尖而不是舌根顶上颚导致的。也应了那句老话——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否则做得越多错得越多

那怎么办?

尽快确保自己在正确的方向上行进,或至少在越来越靠近正确方向

当时我的预案是早期频密拍照,比如 5-7 天拍一次,同前对比检视,如果发现长得越来越不顺眼,就赶紧看看是啥问题尽快调整。后来确定自己方向没错、这个风险解除,才降低了拍照频率,降到了 2 周一拍,再到后来 1 月一拍。

小结

好,回到最初的问题:如何成为换头最快的 1% ?

回顾整个过程,我发现关键是这几点,而且可以复用到任何领域:

  1. 对于陌生领域,保持开放保持好奇,而不是马上拒绝。尤其是上行收益喜人,下行风险可控、成本不高的机会,具备非对称性,不妨一试。
  2. 审慎思考之后,取大概率能为己所用之处,快速设计方案验证假设、迭代调整。
  3. 用心管理风险,提前做好预案。

如果你从我的经历里发现了其他可复用的方法、教训,也欢迎随时和我分享,超级感谢。如果对于内容有任何疑议,也欢迎随时和我交流:D

最后,还想分享一个小插曲。

浏览这个理论的国外材料时,有个网站的 slogan 特别打动我:

Back to your roots.

——愿你我都长出基因里,最健康最美的样子😋

后记

梳理这篇文章的过程,一直被感恩和感动包围——

如果不是一毕业便在开智工作强化的检索和英文阅读能力,如果不是过去四年跟私教健身形成的肌肉敏感度和控制力,如果不是过去两年多在小年糕耳濡目染和工作实战中,让我有更开放的心态,并锻炼了精益创业、项目管理、情境领导等「干部七项2」技能,估计那些困扰我多年的面部烦恼很难这么快解除。感觉自己获得了受益一生的宝藏、守护一生的铠甲。一想到你们的陪伴和支持,就温暖而充满力量 🤗

也超级感谢 orthotropics 课程群里的伙伴,你们一直以来的交流分享,让我收获良多,在正确的道路上能走得更快更远:D

附:面部健康生长资源推荐

练习材料

详细可见学习资源

FAQ

练习过程难免有疑问,遂汇总练习过程常见疑难,供有需要的伙伴参考,持续更新中。见 常见疑问&练习锦囊

目前已有这些 FAQ:

  • 自己只能舌尖顶上颚,很难舌根顶上颚,怎么办?
  • 是推荐先正畸还是先练这个?
  • 那些照片记录是自己拍的吗?请问是如何做到角度几乎一摸一样的?
  • 感觉你意志力好强,我老是忘记坚持不下来怎么办?
  • 感觉自己变化不大,不太想练了怎么办?
  • ……

Footnotes

  1. 令我发生变化的习惯里,没列 orthotropics 里其他习惯要点,比如避免头前引等,是因为那些已属我已有习惯,无需改变。

  2. 「干部七项」是小年糕认为如果想成为优秀的 FTO(Feature Team Owner),需要具备的七项基本技能:目标管理OKR、项目管理、复盘、精益创业、情境领导、教练技术、识人断人。如果你感兴趣掌握前四项,不妨试试我搭建的「人生战略管理帮手」:)

CHANGELOG

  • 220301 添加 2 月对比图
  • 211102 添加 10 月对比图
  • 211002 添加 9 月对比图
  • 210904 添加 8 月对比图
  • 210802 添加 7 月对比图
  • 210702 添加 6 月对比图
  • 210621 把练习材料拆到单独文档
  • 210602 添加 5 月对比图
  • 210430 添加本月最新对比图
  • 210330 添加本月最新对比图
  • 210316 添加优惠券领取地址
  • 210308 更新细节,发布到博客 4h
  • 210306~7 根据平常采集到的问题增补完善 13h
  • 210305 整理成文、在群里分享初稿 8h
  • 210302 起草思路 2h